怀化日报全媒体讯7月31日早上7点,鹤城区迎丰公园的健康步道上已是一派热闹景象。68岁的李建国老人踩着太极步,一招一式舒展从容,身后是连片的香樟林,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。“你敢信?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坡,如今成了我们‘老伙计’天天报到的‘幸福场’。”李建国笑着说,手机里存着公园不同年代的照片,从光秃秃的土坡到绿树成荫的乐园,正是他眼里怀化变迁的缩影。
(市民在迎丰公园休闲。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摄)
在怀化,公园不仅是休憩空间,更是城市发展的“见证者”。从上世纪80年代全市仅迎丰公园一个“独苗”,到如今23座城市公园星罗棋布,从单一的绿化功能到集运动、文化、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,公园的迭代升级,恰是怀化从“山城”到“宜居城”的生动注脚。
红色文化与休闲时光交织
7月31日下午,粟裕公园迎来了不少市民。这座以纪念开国大将粟裕为主题的公园,自建成开放以来,一直是市民休闲与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好去处。
走进公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粟裕大将雕塑,在绿树的环绕下更显英气。一旁,几位家长正耐心地给孩子讲述粟裕将军的英勇事迹,孩子们仰着天真的脸庞,眼神里满是崇敬与好奇。
(粟裕公园广场。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摄)
公园的健康步道全长2公里,连接着各个景点。沿着步道前行,夏日的繁茂枝叶遮天蔽日 ,知了在枝头欢快鸣叫,仿佛在演奏一曲夏日交响乐。不少市民趁着午后时光,沿着步道慢跑锻炼,挥洒汗水。公园还贴心地根据不同市民的需求,在健康步道设置了线路地图、使用说明解说板,每隔500米设置运动消耗标识牌,每隔100米路面喷绘,设置4块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。公园中间位置配备的有氧、力量、柔韧性等多种不同健身器材,此时也有不少人在使用,大家在健身的同时,还能欣赏公园内山林美景。
家门口幸福
“小时候想逛公园,得攒上半个月的零花钱,坐三轮车去迎丰公园看猴子。”8月1日上午,家住天星西路的市民王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在陆港公园放风筝,身后的篮球场上传来少年们的欢呼。她指着不远处的亲子沙池说:“现在好了,家楼下就是公园,孩子放学后能在草坪上跑跳,老人能在廊亭里聊天,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陆港公园所在的区域,十年前还是一片工业园区,如今已变身“运动主题公园”,3个篮球场、4个羽毛球场常年满员。傍晚的广场舞队伍能排出三列纵队。
怀化城市公园的变化更体现在细节里。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的木质栈道修到了山顶,曾经泥泞的山路变成了市民徒步吸氧的“健康走廊”;人民公园的荷花池边加装了亲水栏杆,退休教师王月华正带着画板来写生,“以前只能远远看,现在能蹲在池边看锦鲤游动,这就是‘幸福的距离’。“
(人民公园人气旺。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 摄)
共筑怀化幸福底色
事实上,怀化城区的每一座公园都在不断蜕变。人民公园经过提质改造,打造出桃花谷、红枫谷等六大花谷基地,四季有花、常年有景,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市民的游玩休闲健身需求;植物博物园里汇聚了13个县(市、区)的特色植物,200余种花卉苗木争奇斗艳,近4公里的游步道让市民能尽情穿梭其中,感受自然魅力 。陆港公园凭借其完善的运动设施,成为运动爱好者的聚集地,每天都活力满满。
从最初的简单绿化,到如今兼具文化内涵、休闲娱乐、运动健身等多元功能,怀化城区的公园正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它们不仅是城市的“绿肺”,更是市民情感寄托与交流的空间。
(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)
来源:怀化新闻网
编辑:米娜